基于Binder信息流的Android恶意行为检测系统

被引:9
作者
李桂芝 [1 ,2 ]
韩臻 [1 ]
周启惠 [2 ]
王雅哲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Android; Binder信息流; 隐私数据; 恶意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09 [安全保密]; TP316 [操作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0839 ; 1402 ; 081202 ; 0835 ;
摘要
目前基于Android系统的恶意软件泛滥,其恶意行为不仅给用户的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也制约移动终端应用的发展。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Binder信息流的Android恶意行为检测系统。根据收集到的应用间通信信息,以检测隐私数据泄露为具体安全需求,构建信息流矢量图展示应用通信路径,基于通信内容利用图的遍历进行恶意行为分析。文章对300个应用进行分析,发现有30.7%的应用存在非法访问隐私数据的恶意行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方案对Android系统仅带来6.9%的性能损耗。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深入理解Android.[M].邓凡平;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   一种面向普通用户的Android APP安全性动态分析方法研究 [J].
贾同彬 ;
蔡阳 ;
王跃武 ;
高能 .
信息网络安全, 2015, (09) :1-5
[3]   基于多类特征的Android应用恶意行为检测系统 [J].
杨欢 ;
张玉清 ;
胡予濮 ;
刘奇旭 .
计算机学报, 2014, 37 (01) :15-27
[4]   基于SSH框架的构件组装技术研究与应用 [J].
蒋卫祥 ;
陈荣保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04) :19-22
[5]   SSH框架在Web项目开发中的构建和应用实践 [J].
张耀民 .
微型机与应用, 2013, 32 (15) :18-21
[6]   一种Android应用程序恶意行为的静态检测方法 [J].
李子锋 ;
程绍银 ;
蒋凡 .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3, 22 (07) :148-151
[7]   Android下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分析与研究 [J].
王汝言 ;
蒋子泉 ;
刘乔寿 ;
吴大鹏 .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 22 (09) :107-110+115
[8]   Android用户隐私保护系统 [J].
吴剑华 ;
莫兰芳 ;
李湘 .
信息网络安全, 2012, (09)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