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变革振兴60年

被引:9
作者
金碚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新中国60年; 解放; 变革; 振兴;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9.06.001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真正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始于1949年的国家解放,即新中国的成立。但是,解放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特别是思想的解放往往是非常曲折的。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源于伟大的思想解放,而思想解放所具有的真理性又得到经济发展实践的检验。60年来,中国为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直至今天,仍然需要新的思想解放。新中国建立60年,如果说在思想上是不断追求解放,那么,在行动上,就是在体制、战略和政策上的不断寻求变革道路的历史。前30年是试图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理想主义变革道路,以不断的"革命"运动为特征:后30年则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主义变革道路,以"渐进式"的改革开放为特征。而无论是前30年还是后30年,工业都是变革行动最前沿的经济领域。解放思想,实现变革,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中华振兴的富民强国之梦。新中国60年的奋斗,为的是摆脱"一穷二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让中国人民享受小康社会的富足和福利。而这一国家和民族振兴的中心内容,就是实现工业化。因此,工业化是中国60年振兴之路的主题。60年的中国工业化,使数亿中国人开始能够越来越多地享受工业文明的福利,但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更大一部分人仍在期待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从这一意义上说,工业化不仅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而且也是最大的民生事业。工业发展的民生意义更高于强国意义,将成为中国工业化新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收益递增与中国工业经济资本积累 [J].
吕冰洋 ;
于永达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03) :20-25
[2]   世界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 [J].
金碚 .
财贸经济, 2008, (11) :73-81+126
[3]   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5) :5-13
[4]   中国工业化的资源路线与资源供求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02) :5-19
[5]   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5) :5-12+70
[6]   服务业和制造业企业法人绩效比较 [J].
刘培林 ;
宋湛 .
经济研究, 2007, (01) :89-101
[7]  
中国开放30年[M]. 人民出版社 , 江小涓, 2008
[8]  
国家竞争优势[M]. 华夏出版社 ,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 2002
[9]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H.钱纳里(H.Chenery)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