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拉米夫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结核的肝损害研究
被引:4
作者:
苏菲菲
杨守峰
赵晓云
宁洪叶
蒋贤高
朱海燕
戴建义
机构:
[1]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
来源:
关键词:
结核;
肝炎病毒,乙型;
拉米夫定;
肝损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 [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HBV携带者抗结核病治疗时的肝损害效果。方法结核病患者伴HBV携带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其中A组抗结核治疗前应用拉米夫定片抗病毒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保肝,B组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针保肝治疗,C组应用益肝灵片保肝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肝功能异常变化及用结核药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时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A、B、C三组治疗后的肝损害例数分别为1、12、18例,A组与B组、C组两组之间肝损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882、22.259,P<0.01)。治疗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引起中断治疗的,A、B、C三组分别为0、4、11例,A组与B组、C组的中断治疗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x2=13.469,P<0.01),未抗病毒组中断治疗的例数多于抗病毒组。同样,B组与C组之间肝损害、中断治疗的例数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5.455、4.356,P<0.05)。A组与B组、C组基线HBV 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及2月后,A组与B组之间、A组与C组之间HBV DNA水平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42、-6.746和t=-9.358、-10.085,P<0.01)。结论 HBV携带者抗结核治疗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肝损发生,同时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可抑制HBV的复制,可显著降低患者抗结核中的肝损害,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