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蔡艳 [1 ]
易江婷 [1 ,2 ]
宋威 [1 ,3 ]
张毅 [1 ]
张锡洲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四川省乐山市农业局土肥站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 土壤肥力; 蒙顶山;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9.02.043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2 ; 090203 ;
摘要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最多,约占微生物总量的90%,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细菌数量与土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各项理化性质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脲酶活性为0.165~0.248mgNH3-N·100g-1土(38℃,3h),土壤蛋白酶活性为6.332~10.665μgNH2-N·g-1土(30℃,24h);土壤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土壤蛋白酶活性与全磷、速效磷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Bioavailability of phenanthrene intercalated into an alkylammonium–montmorillonite clay.[J].B.K.G. Theng;J. Aislabie;R. Fraser.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1, 6
[2]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  
土壤酶学.[M].周礼恺 编著.科学出版社.1987,
[4]  
微生物在土壤养分转化中的作用.[M].娄隆后;梅慰安;陈绍芳等 编.科学出版社.1962,
[5]  
不同培肥方式对黑土区土壤生态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D].刘书宇.东北农业大学.2004, 04
[6]   土壤脲酶活性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的影响 [J].
李华 ;
陈英旭 ;
梁新强 ;
田光明 ;
俞巧钢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55-58
[7]   黄土丘陵区草地土壤脲酶活性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J].
安韶山 ;
黄懿梅 ;
郑粉莉 .
草地学报, 2005, (03) :233-237
[8]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区系分析 [J].
刘子雄 ;
朱天辉 ;
张健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5-48
[9]   不同茶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调查初报 [J].
邓欣 ;
谭济才 ;
尹丽蓉 ;
任佑华 ;
刘红艳 .
茶叶通讯, 2005, (02) :7-9
[10]   土壤酶学的研究进展 [J].
张咏梅 ;
周国逸 ;
吴宁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1) :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