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波动与最优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璐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土地城镇化; 最优速度; 经济波动; 福利损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城镇化对经济波动具有重要影响,过快和过慢均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经济新常态客观上要求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关键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科学控制城镇化水平和速度。以宏观经济稳定为目标,确定最优城镇化规则,诊断当前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可为落实新型城镇化,稳定宏观经济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建立了附加城镇化变量的后顾型宏观经济模型,利用最优控制理论求解基于宏观经济波动最小化的最优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决定规则,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主要对宏观总需求产生影响,而土地城镇化速度既影响总需求也影响总供给;最优城镇化速度规则对总产出缺口负反馈,对通胀缺口正反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了1990-2013年间最优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应的总产出和通胀波动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最优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规则具有逆经济周期的特征,为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经济过度繁荣时城镇化应减速,经济衰退时应加速城镇化,我国历史上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最优城镇化水平和速度规则会小幅度降低城镇化进程和总产出的平滑性,但会大幅度抑制通胀波动,总体来看使总福利损失下降约三分之一;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超前速度过快,土地城镇化水平偏低速度过慢。建议"十三五"期间,政府应该根据宏观经济波动情况适当控制人口城镇化速度,加快推进土地城镇化,提高土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同时应制定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促进最优城镇化规则发挥其降低宏观经济波动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房价波动、货币政策立场识别及其反应研究 [J].
谭政勋 ;
王聪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67-83
[2]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J].
蒋冠 ;
霍强 .
工业技术经济, 2014, 33 (03) :33-41
[3]   城镇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再审视——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J].
孙祁祥 ;
王向楠 ;
韩文龙 .
经济学动态, 2013, (11) :20-28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朱孔来 ;
李静静 ;
乐菲菲 .
统计研究, 2011, 28 (09) :80-87
[5]   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问题探讨 [J].
王培三 .
商业时代, 2011, (15) :12-14
[6]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 [J].
简新华 ;
黄锟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28-39
[7]   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 [J].
周一星 .
城市规划, 2006, (S1) :32-35+40
[8]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控制论模型研究 [J].
赵树宽 ;
李建华 ;
陆晓芳 .
管理工程学报, 1994, (02) :111-115
[9]  
Urbanization as a Global Historical Proces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sub‐Saharan Africa[J] . Sean Fox.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 2012 (2)
[10]  
Urban growth and uninsured rural risk: Booming towns in bust times[J] . Steven Poelhekk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