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输送对乌鲁木齐市PM10、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韩茜 [1 ]
魏文寿 [1 ]
刘明哲 [2 ,3 ]
洪雯 [2 ,4 ]
陆恒 [2 ,4 ]
张延伟 [2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后向轨迹; 簇分析; 大气颗粒物浓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2009—2010年逐日气流72h后向轨迹按季节进行分类,结合对应时段的PM10、PM2.5和PM1.0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气流输送轨迹对研究区3粒径段气溶胶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气流对研究区气溶胶的搬运、稀释作用明显,气溶胶浓度平均值与对应气流移动速度成反比;春季,流经沙漠区的气流分组对应气溶胶浓度平均值偏高,且气溶胶谱分布向粗模态移动;夏季,大气清洁,携带城市气溶胶的西北气流对研究区气溶胶浓度平均值影响较大,未携带外源物质的几组气流流速与气溶胶浓度基本呈负相关;秋季,研究区受外源气溶胶影响不大,且气流对污染物的输送、稀释作用也不强烈,各分组气溶胶浓度差别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23 / 2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沙尘事件对兰州河谷大气环境PM10的影响 [J].
贾晓鹏 ;
陈开锋 .
中国沙漠, 2011, 31 (06) :1573-1578
[2]   近几年沙尘天气对中国北方环保重点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J].
冯鑫媛 ;
王式功 ;
杨德保 ;
尚可政 .
中国沙漠, 2011, 31 (03) :735-740
[3]   中国西部雨季特征及高原季风对其影响的研究 [J].
陈少勇 ;
林纾 ;
王劲松 ;
吴洁 .
中国沙漠, 2011, 31 (03) :765-773
[4]   乌鲁木齐近30a城市与郊区气候参数对比分析 [J].
刘卫平 ;
张帆 ;
魏文寿 ;
王敏仲 .
中国沙漠, 2010, 30 (03) :681-685
[5]   北疆地区城市大气降尘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王丽 ;
夏敦胜 ;
余晔 ;
田世丽 ;
王博 .
中国沙漠, 2010, 30 (03) :699-705
[6]   鞍山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特征 [J].
王绪鑫 ;
王冀 ;
向旬 ;
董秀辉 ;
刘宁微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56-662
[7]   基于气流轨迹聚类的大气污染输送影响 [J].
王芳 ;
陈东升 ;
程水源 ;
李明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6) :637-642
[8]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TRACE-P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J].
赵恒 ;
王体健 ;
江飞 ;
谢旻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2) :181-186
[9]   合肥市PM10输送轨迹分类研究 [J].
石春娥 ;
姚叶青 ;
张平 ;
邱明燕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383-1391
[10]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地面风场效应 [J].
吴彦 ;
王健 ;
刘晖 ;
路光辉 ;
崔新华 .
中国沙漠, 2008, (05) :986-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