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起流感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6
作者
童晶 [1 ]
杨晋川 [1 ]
张传玲 [2 ]
王保安 [1 ]
丁韧 [1 ]
杜阳光 [1 ]
晏嘉璐 [1 ]
张雷 [1 ]
唐浏英 [3 ]
机构
[1] 徐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徐州市儿童医院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
正黏病毒科; 疾病暴发流行; 流行病学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分析徐州地区2005—2011年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与规律,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05—2011年流感暴发疫情病例的鼻咽拭子标本,用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快速对流感病毒A1(H1N1)、A3(H3N2)、新H1N1、BV(Victoria)、BY(Yamagate)亚型进行分型。同时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对所分离的流感病毒初步鉴定后,上送国家流感中心进行复核。结果 2005—2011年,徐州地区共发生流感暴发疫情53起,其中流感病毒亚型BV引起占26.42%(14/53)、A3引起占49.1%(26/53)、A3和A1混合引起占3.77%(2/53)、新H1N1引起占20.75%(11/53)。其中A3主要在2007年和2009年引起暴发,并呈现冬春季(1月)和夏秋季(9月)两个流行高峰;BV在2005—2011年间,主要集中在2—6月份引起疫情暴发。结论徐州地区2005年冬季以来,先后以流感病毒BV、A3、新H1N1等亚型交替为主要流行优势株,引起局部流感暴发疫情。其中BV在2005—2011年间,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中小学生是流感暴发疫情的主要人群。荧光-PCR检测方法,可作为流感暴发疫情可靠的快速诊断首选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19 / 421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江苏省流感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J].
李亮 ;
潘浩 ;
鲍昌俊 ;
朱凤才 ;
祖荣强 ;
孟繁岳 ;
张雪峰 ;
潘红星 .
江苏预防医学, 2008, (01)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