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研究成果的SCI引用分析

被引:45
作者
周辉
张光红
蔡晖
郑英姿
机构
[1]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
[2] 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原创性成果; SCI引用次数; 引用半衰期;
D O I
10.16262/j.cnki.1000-8217.2002.02.008
中图分类号
G353 [情报资料的处理];
学科分类号
1205 ;
摘要
原创性研究成果是从事基础研究人员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导向。体现研究成果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国际同行的认同程度,论文被SCI引用情况是体现国际同行认可和重视程度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本文选取3位北京大学教授在80年代末所发表的3篇原创性研究论文,简要分析了从1988年到2001年长达14年的被SCI引用情况,结果表明它们均具较高的被引次数,而且远远高出同刊物同期同类型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并具有较长的被引半衰期(7—9年),是高影响力论文,这也表明通过SCI的引文情况分析可以了解研究成果的创新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于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若干看法 [J].
徐冠华 .
中国科学基金, 2001, (03) :3-8
[2]   源头创新小议 [J].
叶鑫生 .
中国科学基金, 2001, (02) :51-52
[3]   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 [J].
任胜利 ;
王宝庆 ;
郭志明 ;
金碧辉 .
科学通报, 2000, (02) :218-222
[4]   “科学引文索引(SCI)”——国际上评定科研成果的一种方法 [J].
师昌绪 ;
田中卓 ;
黄孝瑛 ;
钱浩庆 .
科学通报, 1997, (08) :888-894
[5]  
Random thoughts on citationology its theory and practice[J] . E. Garfield.Scientometric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