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36
作者
李红山 [1 ]
冯琴 [2 ]
朱德东 [1 ]
应豪 [1 ]
李德周 [1 ]
傅琪琳 [2 ]
机构
[1] 宁波市第二医院肝炎科
[2] 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
关键词
祛湿化瘀方;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痰瘀互结型;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D O I
10.13193/j.issn.1673-7717.2013.08.017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评价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祛湿化瘀方组(试验组)82例,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以治疗后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变化、B超改善情况评价有效性。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5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6,P<0.01)。两组治疗后脘腹胀满、胁肋胀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活性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血清TG、TC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7.50%,对照组B超总改善率为6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2,P<0.01)。随访12周时,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1.94%,优于对照组的64.38%(χ2=5.685,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858,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引用
收藏
页码:1764 / 17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北地区城市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J].
李金萍 ;
丁媛媛 ;
王炳元 ;
刘翠香 ;
谢大伟 ;
马力 ;
郑娉娉 ;
王菲 ;
孔琪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1, 20 (07) :617-620+623
[2]   社区居民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郑剑勇 ;
陈佩 ;
谢建妙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 12 (02) :152-154
[3]   祛湿化瘀方改善脂肪肝大鼠游离脂肪酸代谢的机制 [J].
李红山 ;
冯琴 ;
胡义扬 ;
彭景华 ;
顾宏图 ;
许丽莉 ;
刘成 .
中医杂志, 2010, 51 (03) :262-264
[4]  
祛湿化瘀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干预效应[J]. 李红山,冯琴,胡义扬,陈少东,李雪梅,彭景华,许丽莉,刘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12)
[5]   祛湿化瘀方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 [J].
顾宏图 ;
李红山 ;
冯琴 ;
许丽莉 ;
彭景华 ;
张宁 ;
胡义扬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9, 19 (03) :154-155+164
[6]   肝宝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附视频 [J].
李丹 ;
潘晨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8, (06) :330-331+334
[7]   祛湿化瘀方对游离脂肪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沉积和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 [J].
张慧 ;
胡义扬 ;
冯琴 ;
陈少东 ;
许丽莉 ;
成扬 ;
张宁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2) :1105-1109
[8]   脂肪肝中医证型分类的文献分析 [J].
李少东 ;
李红山 ;
冯琴 ;
胡义扬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2006, (04) :255-257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 [J].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Study Group of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6, (03) :161-163
[10]   祛湿化瘀方对CCl复合高脂低蛋白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J].
张慧 ;
冯琴 ;
胡义扬 ;
刘成海 ;
刘平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6, (03) :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