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格局下中国人口再布局实现机理及其政策取向

被引:7
作者
熊理然 [1 ,2 ]
成卓 [3 ]
李江苏 [4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3] 西南财经大学
[4] 云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人口; 限制开发; 优化开发; 生态梯度; 环境梯度; 主体功能区; 格局; 政策取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是其客观规律。自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提出"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来,历经70余年,中国人口空间布局仍然显现出该线东南人口密集、该线西北人口稀疏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规律。建国以后,中国大致经历了四次区域开发战略格局大调整,即从"一五"时期及随后的三线建设区域发展格局、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发展格局到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格局,每一次区域开发战略的调整和实施都相应地引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发展构想作为一种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必将推动中国人口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又一次大整合。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