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隆组的层位

被引:11
作者
赵金科
梁希洛
郑灼官
机构
关键词
大隆组; 亚组; 赵金科; 合山组; 长兴组; 灰岩; 晚二叠世晚期; 层位;
D O I
10.19839/j.cnki.dcxzz.1978.01.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 关于大隆组的层位,曾有两种意见。第一种认为大隆组与长兴组相当,二者系同期异相沉积,含有不同的生物群。第二种认为大隆组在长兴组之上,代表我国南部上二叠统最高的层位。1964年出现了第三种意见,即“大隆组和长兴组既非相变,又非位于长兴组之上,而是位居长兴组之下,中间还隔一王潘里含煤的岩段(包括“狮子山段”在内)”,提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安徽安庆集贤关、怀宁月山的大隆组 [J].
牟能树 .
地质论评, 1965, (03) :221-223+239
[2]   皖东南独山大小王村长兴灰岩中Pseudotirolites asiaticus(Jack)的发现 [J].
王安德 .
地质论评, 1965, (03) :236-237
[3]   对华南上二迭统划分的新认识(二) [J].
王竹泉 ;
王昶 ;
王煦曾 .
煤炭学报, 1964, (04) :1-32+73
[4]   江西省中、晚二迭世地层初步研究 [J].
阎峻峰 ;
尚冠雄 ;
汪曾荫 .
地质论评, 1964, (03) :165-176
[5]   湖北“保安页岩”的时代问题 [J].
胡世忠 .
地质论评, 1964, (03) :177-180
[6]   汉中梁山区二叠纪并论中国南部二叠纪的分层和对比 [J].
庐衍豪 .
地质学报, 1956, (02) :159-193
[7]  
西南地区区域地层表.[M].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工作队编著;.地质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