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孔隙动用规律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被引:27
作者
郭公建
谷长春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北京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
[3] 长庆油田公司生产运行处
[4] 陕西西安
[5] 北京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可动孔隙; 油层物理; 采出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通常采用室内岩心分析来进行水驱油研究,但是常规方法无法给出水驱油过程岩石不同大小孔隙的动用情况.借助于核磁共振T2弛豫谱技术,将含油孔隙区间划分为弛豫时间小于10ms、10~100ms、大于100ms三个孔径区间,对长庆油田地区5块岩心样品进行了水驱油后不同大小孔隙动用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块岩样水驱油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弛豫时间小于10ms的小孔隙和10~100ms的中等孔隙中,大于100ms的大孔隙内剩余油含量很小.提高水驱油压力梯度后,增采油量主要来自10~100ms的中等孔隙和大于100ms的大孔隙,小于10ms的小孔隙增采油量很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0+9-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核磁共振弛豫信号的多指数反演 [J].
王为民 ;
李培 ;
叶朝辉 .
中国科学(A辑), 2001, (08) :730-736
[2]   陆相储层岩石核磁共振物理特征的实验研究 [J].
王为民 ;
叶朝辉 ;
郭和坤 .
波谱学杂志, 2001, (02) :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