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构主义维度的国际软法研究及其方法论建构

被引:9
作者
夏春利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国际软法; 建构主义与实证主义; 国际惯例; 国家理性;
D O I
10.13658/j.cnki.sar.2014.02.021
中图分类号
D990 [国际法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软法的兴起满足了国际社会对国际法律规范的增量需求。建构主义方法开辟了国际软法研究的新视野,国家、国际组织、跨政府网络和NGO等多元主体采用沟通、劝说、引导、谴责等方式,通过互动网络促成了国际软法的创设、效力扩张和纳入国内实践的社会化过程。建构主义维度下,包括国际软法在内的法律观念、法律意识等国际文化结构不仅外在地制约国家行为,而且内在地建构国家身份和国家利益。然而,软法在决策程序、实施机制和争端解决等方面毕竟不同于硬法,将国际软法等同于国际硬法并列入国际法渊源,有可能加剧国际规范体系的碎片化,破坏现有国际法的稳定并造成国际司法实践的不确定性。为此,以国际硬法为中心、以国际软法为外围,并适时考量国家理性这一法哲学维度,在国家工具理性和普遍规范理性的张力之间,重塑国际软法的价值观取向,对于科学研究、评价国际软法似乎是一可行的科学态度与研究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际软法的理论探析 [J].
朱文龙 ;
鲍禄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4) :357-362
[2]   论软法的力量——基于国际人权公约视角的研究 [J].
张永和 ;
严冬 .
思想战线, 2013, (03) :54-58
[3]   国家与理性:关于“国家理性”的思考 [J].
裴自余 .
开放时代, 2011, (06) :83-92
[5]   试析国际法上的“软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软法”为例 [J].
龚向前 .
社会科学家, 2006, (02) :98-100
[7]   通过软法的治理 [J].
罗豪才 ;
毕洪海 .
法学家, 2006, (01) :1-11
[8]  
国际环境法律与政策[M]. 中信出版社 , (美) 韦斯等, 2003
[9]  
A fresh look at soft law[J] . H Hillgenberg.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