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胚子叶细胞中质体的产生从受精后的4d左右一直延续到21d左右。质体的分裂是质体数目增加的一种方式。子叶细胞在发育阶段Ⅰ,即分生组织细胞中前质体大量出现,体积小,多为变形虫状,大量的位于细胞的外围。在电子密度低的区域能观察到前质体的纤维丝。从发育阶段Ⅱ(液泡化时期)一直到阶段Ⅲ中期(细胞处于功能期,物质合成与积累时期),质体在发育中出现一些片层结构和管状复合体,这时淀粉粒开始沉积,同时在淀粉质体的膜结构和基质中常能观察到像核糖体的颗粒。在受精后的15d左右,子叶细胞中质体开始大量合成并积累淀粉。与此同时,淀粉体DNA开始出现,子叶细胞发育到授精后的18-22d时,是淀粉质体DNA复制的盛期。23d后,部分淀粉体显DNA拟核区域,有的出现多个DNA拟核区,这时淀粉体中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蛋白块积累,一般沉积在质体的内膜周围。在部分质体中同时能观察到DNA区域、蛋白质的积累和淀粉部分的存在。约在受精后20d,淀粉体核糖体的结构已清晰可辨。在发育阶段Ⅲ的后期,质体周围的基膜结构和核糖体颗粒已经观察不到了。淀粉质体是个半自主性的器官,它有自己的DNA和RNA,有蛋白质合成系统的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