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异戊二烯排放通量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白建辉
Brad Baker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
[3] USA 北京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排放通量; 可见光辐射; 水汽含量; 日总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 0 2年夏季对中国内蒙古草原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通量进行的首次测量结果表明 ,其主要成分异戊二烯的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采样箱对太阳辐射有非常明显的衰减作用 ,其衰减率为 1 7%~ 35 %。为准确估算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 ,建立其排放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基于可见光辐射传输与守恒的观点 ,在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经验模式。结果表明 ,对日变化、季节变化和日总量的模拟值与测量值比较一致。在使用箱方法时 ,应该考虑箱内外辐射、温湿度、水汽含量之差引起的排放通量的差别 ,特别是箱内外辐射之差所引起排放通量的差别。同时也说明 ,可见光辐射是影响异戊二烯排放的最主要因子。利用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的日总量与 1 1 :0 0通量之比和可见光辐射日总量与 1 1 :0 0时累计值之比的定量关系 ,可以由某日 1 1 :0 0的排放通量来推算该日的日总量 ,其平均相对偏差小于 1 4%。
引用
收藏
页码:783 / 7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面臭氧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的初步研究——Ⅱ.可见光波段 [J].
白建辉 ;
陈辉 ;
徐永福 ;
石立庆 ;
王庚辰 ;
黄忠良 ;
孔国辉 ;
孟泽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2, (03) :311-320
[2]  
亚热带森林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研究——Ⅱ.日变化[J]. 白建辉,王明星,John Graham,Ronald G.Prinn.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04)
[3]   森林排放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初步研究 [J].
白建辉 ;
王明星 ;
JohnGraham ;
RonaldGPrinn ;
黄忠良 .
大气科学, 1998, (02) :119-123
[4]   大气中的水汽对太阳紫外辐射消光的可能机制分析 [J].
白建辉,王庚辰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3) :380-384
[5]   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及排放速率的研究 [J].
李金龙,白郁华,胡建信,邵敏,张宝祥,夏羽,唐孝炎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3) :165-169
[6]   北京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的人为源排放特征研究 [J].
邵敏,赵美萍,白郁华,李金龙,唐孝炎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1994, (01) :6-12
[7]   落叶阔叶林释放异戊二烯的研究 [J].
张福珠,苗鸿,鲁纯 .
环境科学, 1994, (01)
[8]  
中国地区大气臭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主编, 1996
[9]  
Emiss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rom Sunflower and Beech: Dependence on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J] . G. Schuh,A. C. Heiden,Th. Hoffmann,J. Kahl,P. Rockel,J. Rudolph,J. Wildt.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 . 1997 (3)
[10]  
Modelingbiogenicvolatileorganiccompoundemissionstotheatmosphere,ReactiveHydrocarbonsintheAtmosphere .2 Guenther,A. AcademicPress .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