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体制改革促进监督体系贯通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14
作者
秦小建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监察体制改革; 监察法; 监督体系; 腐败治理;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22.02.008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监察体制改革前,原有监督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监督合力。监察体制框架构造完成后,促进监督体系贯通就成为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目标。监察体制改革是对监督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但由于监察监督的相对集中,也给监督体系贯通带来新的挑战。应立足监督体系的构造逻辑,重点关注“如何避免监察监督的单兵作战”“如何实现监察监督与其他监督机制的联动”“如何促进人员监察与行为监督的衔接”3大议题。在“人员腐败—职务违法或犯罪—公权力行为失当”的腐败逻辑中,监察监督专司人员监察。从有效的人员监察延伸到对公权力行为的规范控制,则有赖监督体系内各监督机制的衔接配合。在此基础上,应探索人员监察与行为监督的联动,形成监察监督与公民监督和人大监督的对接。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素与融合 [J].
王宏哲 .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1, 37 (05) :27-36
[2]   中国宪法体制的规范结构 [J].
秦小建 .
法学评论, 2021, 39 (02) :55-69
[3]   国家廉政体系的基本认知与构建中国特色监督体系 [J].
张桂林 .
政治学研究, 2019, (05) :15-22
[4]   监察委员会处置权与人大监督权的内在张力及协调 [J].
陈辉 ;
汪进元 .
广西社会科学, 2019, (06) :102-107
[5]   十八大以来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逻辑 [J].
贺洪波 .
探索, 2019, (03) :61-69
[6]   国家监察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研究 [J].
江国华 .
当代法学, 2019, 33 (02) :25-33
[7]   检察院性质新解 [J].
田夫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8, 24 (06) :81-94
[8]   基层政府的“不出事”逻辑:境遇、机理与治理 [J].
杨建国 .
湖北社会科学, 2018, (08) :29-36
[9]   人大制度下的国家监督体制与监察机制 [J].
刘小妹 .
政法论坛, 2018, 36 (03) :14-27
[10]   适应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要求 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 [J].
杨晓超 .
中国纪检监察, 2018, (10)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