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机理及启示

被引:13
作者
邓于君 [1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科研流动站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服务业; 流通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消费性服务业; 后工业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服务业内部结构优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取代流通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内部比重最大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消费混合功能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均上升,反映了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进方向。决定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深层因素有四个:人均收入、城市化、分工与交易费用。当前,消费性及生产消费混合功能性服务业是我国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中的新的经济支撑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 [J].
刘志彪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5) :36-44
[3]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个新视角:国家宏观交易费用论 [J].
王爱学 ;
赵定涛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76-79
[4]   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 [J].
高传胜 ;
刘志彪 .
上海经济研究, 2005, (08) :35-42
[5]  
服务业的增长[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加)格鲁伯(Grubel,HerbertG.),(加)沃克(Walker,MichaelA.)著, 1993
[6]  
第三产业经济学[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李江帆 著, 1990
[7]  
Outsourcing: A corporate competitiveness strategy, not a search for low wages[J] . Kenneth L. Deavers.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 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