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空搜救合作:规范生成与能力短板

被引:16
作者
肖洋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北极航空与海洋搜救合作协议; 北极国家; 海空搜救合作;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14.02.003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海冰的融化带来了北冰洋航道的开通愿景,同时也加重了该地区海空运送压力。随着北冰洋海运与极地旅游活动的增加,北极地区发生海空紧急救援的几率不断提升。为了维护安全,完善安保,北极理事会于2011年5月通过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北极航空与海洋搜救合作协议》。北极八国搜救合作尽管具备制度基础,但在救援能力方面仍然面临着多重挑战:搜救区过于庞大、恶劣的环境、搜救装备及基础设施的欠缺。本文旨在分析北极搜救合作的现状,并针对如何缩小能力差距作出初步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79 +7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俄罗斯将批准私营企业开采北极油气资源 [J].
舟丹 .
中外能源, 2013, 18 (10) :52-52
[2]   试析北极理事会的功能转型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J].
程保志 .
国际论坛, 2013, (03) :43-49+80
[3]   “近北极机制”的提出与中国参与北极 [J].
柳思思 .
社会科学, 2012, (10) :26-34
[4]  
快速变化中的北极海洋环境.[M].张占海; 主编.科学出版社.2011,
[5]  
北极航道的国际问题研究.[M].郭培清; 等著.海洋出版社.2009,
[6]  
美国航运政策、法律与管理体制研究.[M].於世成等;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