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静态电阻值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周小东 [1 ]
朱宏日 [1 ]
刘知源 [1 ]
崔雅丽 [2 ]
祁革 [1 ]
李亚强 [1 ]
张新菊 [1 ]
机构
[1]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临床部精神科
[2] 北京军区第二信息总站卫生队
关键词
精神障碍; 电惊厥疗法; 电阻抗; 不良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 [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观察治疗前不同静态电阻值对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精神障碍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三个研究组,每组46例。三组治疗前静态电阻值分别为第1组150~1000Ω、第2组1100~2000Ω、第3组2100~2900Ω。按常规进行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每例均进行10次。观察治疗后30分钟8小时内患者头痛、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意识障碍发生率。同时选择40例康复期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除不给予电刺激以外,余过程同研究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头痛为5.80%(80例次)、恶心呕吐2.39%(33例次)、延迟性意识障碍为0.15%(2例次);对照组分别为1.50%(6例次)、0.75%(3例次)和0.00%(0例次)。第1组头痛发生率较第2和第3组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较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2和第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2和第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意识障碍发生率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2和第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前静态电阻值的大小对治疗后头痛发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这是影响患者后续治疗依从性的关键性因素,如将静态电阻值控制在150~1000Ω范围内,其发生率最低,临床应予以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行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静态电阻值与病人术后头痛 [J].
吴巧玲 ;
王艳君 .
现代医药卫生, 2003, (06) :709-709
[2]   改良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病人不良反应的观察 [J].
肖爱祥 ;
梁绮美 ;
帅少萍 ;
陈妙珍 .
护理学杂志, 2001, (08) :485-486
[3]   对照分析氯丙嗪或氯氮平联合电休克治疗精神病引致意识障碍的临床特点 [J].
冼易平 ;
王英 .
四川精神卫生, 1999, (01) :43-44
[4]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M].中华医学会; 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5]  
现代电抽搐治疗理论与实践.[M].周小东主编;.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