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规模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启动

被引:3
作者
蒋建国 [1 ]
黄云峰 [1 ]
杨国栋 [1 ]
邓舟 [1 ]
黄中林 [2 ]
冯向明 [2 ]
周胜勇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填埋气体(LFG); 启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启动的优化方案进行了考察,以每周回灌渗滤液量分别为1.6,0.8,0.2m3的3个模拟试验柱(记作R1、R2、R3)和1个每周回灌0.1m3清水的对比试验柱(记作R4)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柱进出水水质变化和填埋气体产生情况.结果表明,较高的回灌水力负荷能够加速垃圾中有机质的溶出,提高填埋气体的产生速率.R1R4的CODCr净流出总量之比为6.75:3.74:1.16:1.00,累计气体产生量之比为100.00:7.92:4.78:1.30.启动初期采用较大的回灌水力负荷不利于生物膜的附着生长,可先采用较低的回灌负荷进而逐步提高.较大的回灌量有利于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R1在45周时出水水质已呈现“老龄”渗滤液的部分特征,CODCr降低到1870mg/L,BOD5/CODCr降至0.12.气候条件对回灌渗滤液的污染负荷有重要影响,进水氨氮浓度旱季最高值3475mg/L,雨季最低值1274mg/L.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启动时间宜选择在雨季.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系统渗滤液的脱氮性能 [J].
何若 ;
沈东升 ;
朱荫湄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520-3524
[2]   PAC混凝-粉煤灰吸附对老龄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研究 [J].
赵玲 ;
尹平河 .
广东化工, 2006, (02) :41-42+48
[3]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景 [J].
蒋建国 ;
邓舟 ;
杨国栋 ;
冯向明 ;
黄中林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5, (02) :122-126
[4]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固相垃圾的水解速率 [J].
李启彬 ;
刘丹 ;
欧阳峰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 (01) :126-130
[5]  
Comparison between controlled landfill reactor and conditioned landfill bioreactor[J]. LUO Feng 1, CHEN Wan-zhi 1,2 , SONG Fu-zhong 1, LI Xiao-peng 1, ZHANG Guo-qing 3 (1.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2.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Chongqing 400010, China;3.Chongqing Construction Committee, Chongqing 400010, Chin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4(05)
[6]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试验研究 [J].
王君琴 ;
沈东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77-2078
[7]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中试研究 [J].
李军 ;
王宝贞 ;
王淑莹 ;
赵红静 .
中国给水排水, 2002,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