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周承憬
郭兆贵
机构
[1] 湖南医科大学药理研究室
关键词
CHF; 充血性心力衰竭; 药物; 正性肌力作用; 阳性变力作用; 心衰病人; 受体拮抗剂; 心肌收缩力; 强心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
D O I
10.16352/j.issn.1001-6325.1990.05.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药物至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早在1785年Wither-ing发表《论洋地黄及其某些用途))的专著,开始了用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心力衰竭的历史。最初,人们认为洋地黄是利尿剂。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阐明了洋地黄的作用机理是直接的正性肌力作用,并合成了洋地黄的多种同系物。但是,其强心作用较弱、安全范围小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本世纪70年代,血管扩张剂被引入治疗CHF,其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衰竭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Hayes J,et al. J Pharmacol Exp Ther . 1984
[2]  
Chadda K,et al. Circulation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