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辽西板内碰撞带中变质作用双重性
被引:9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喜山
刘建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刘建忠
刘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刘祥
机构
:
[1]
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科学系
来源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
1996年
/ 03期
关键词
:
碰撞带,变质作用,双重性,辽西;
D O I
:
10.13278/j.cnki.jjuese.1996.03.008
中图分类号
: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辽西医巫闾山—关山地区,印支期板内碰撞过程相伴随的变形变质作用使太古代结晶基底发生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与此同时,也使中元古沉积盖层岩石发生绿片岩相进变质作用。前者形成糜棱岩系组合,后者形成云母片岩—大理岩组合。控制这种变质作用双重性的直接原因是原岩的性质。对这种变质作用双重性的识别及其产物的研究不仅为变质作用期次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而且为确定板内碰撞带地壳物质组成与结构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尤其对确定缺乏高压变质岩组合的碰撞带更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9+5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