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空间布局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杨红平 [1 ]
宋伟轩 [2 ]
机构
[1]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空间布局; 社会问题; 混合居住; 南京;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3.014
中图分类号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5 ;
摘要
城市保障性住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往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探讨多集中在供给制度、资金来源、准入条件等方面,而对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是否合理,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则重视不够。在对南京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分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由于南京保障性住房普遍成片建设在城市远郊区,将可能导致出现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受阻、社会阶层隔离与排斥加剧、贫困文化再生产和社会风险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合理规范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空间分布格局,推行不同阶层混合居住模式,以此降低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风险与转型成本。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土地成本和居住品质的保障住房选址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J].
汪冬宁 ;
汤小橹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城市规划, 2010, 34 (03) :57-61
[2]   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 [J].
杨靖 ;
张嵩 ;
汪冬宁 .
城市规划, 2009, (12) :53-58+86
[3]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控制:居住模式与公共政策 [J].
苏振民 ;
林炳耀 .
城市规划, 2007, (02) :45-49
[4]   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 [J].
任平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5) :1-4
[5]   时间正义与空间正义: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从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看可持续发展伦理层面的重建 [J].
冯鹏志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1) :73-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