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第三纪红土磁学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郝青振
郭正堂
彭淑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红土; 岩石磁学; 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1 [第三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六盘山以西广泛分布着一套第三纪红色土状沉积,对这套沉积的成因及性质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对陇西红土磁学性质的研究发现,该地红土的剩磁载体由主到次依次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赤铁矿对剩磁有比较显著的贡献;特征剩磁载体主要是磁铁矿,一些古土壤中的赤铁矿也携带了部分特征剩磁,磁赤铁矿的存在不影响特征剩磁的稳定性。与六盘山以东宝鸡红土最显著的差异是陇西红土中的赤铁矿对磁学性质有明显的影响。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热磁学性质的差异在于陇西红土在高温下仅产生少量或不产生强磁性矿物。这可能暗示着红土中含铁硅酸盐和粘土等矿物(可能在高温下产生磁铁矿)处于与黄土-古土壤的相应矿物不同的演化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47 / 4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甘肃灵台黄土剖面记录地球磁场长期变化的可靠性探析 [J].
朱日祥 ;
郭斌 ;
潘永信 ;
刘青松 ;
A. Zeman ;
V.Suchy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324-330
[2]  
History of the temperature-dependence of susceptibi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Preliminary results along an E-W transec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J]. ZHU Rixiang;LIN Mian;PAN Yongxin 1)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2) Institute of Mechanis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80.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S1)
[3]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郭正堂 ;
彭淑贞 ;
郝青振 ;
陈习慧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99, (06) :556-567
[4]   Upper Jaramillo极性转换与短极性事件期间地球磁场变化特征 [J].
郭斌 ;
朱日祥 ;
丁仲礼 ;
孙继敏 .
科学通报, 1999, (14) :1540-1547
[5]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杨石岭 ;
熊尚发 ;
顾兆炎 ;
刘东生 ;
朱日祥 ;
郭斌 ;
岳乐平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86-94
[6]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序列的磁性地层年代与古气候记录 [J].
孙东怀 ;
陈明扬 ;
JohnShaw ;
鹿化煜 ;
孙有斌 ;
岳乐平 ;
张云翔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79-84
[7]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与气候变化 [J].
孙东怀 ;
刘东生 ;
陈明扬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65-270
[8]   红粘土的磁学性质研究 [J].
朱日祥,潘永信,丁仲礼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232-238
[9]   150ka以来地球磁场长期变化与环境响应 [J].
朱日祥 ;
朱湘元 ;
丁仲礼 ;
郭正堂 ;
刘嘉麒 ;
李春景 ;
黄宝春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06) :639-646
[10]  
中国黄土磁学性质与古气候意义[J]. 朱日祥,李春景,吴汉宁,丁仲礼,郭正堂.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