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中经济价值“可让与性”之反思——以人格尊严的保护为视角

被引:13
作者
王叶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格权; 经济价值; 商业化利用; 人格尊严; 可让与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意义上,人格尊严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人格尊严消极地不受侵害,目的在于保护人的完整性,与此相应,人格权主要具有消极防御的效力,主要受侵权法调整,人格权中经济价值也未得到法律的肯定。随着人格尊严内涵的扩展,人格权逐渐具有积极利用的内涵,人格权中经济价值也逐步获得法律的肯定与保护。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是人格权的组成部分,与人格权的精神利益不可分离,从维护人格尊严的角度出发,应当否定人格权中经济价值具有"可让与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M].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M].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M].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人格权法论.[M].姚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  
人格标志上经济利益的民法保护.[M].陈龙江; 著.法律出版社.2011,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释义.[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编.法律出版社.2010,
[7]  
民法典体系研究.[M].王利明;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  
人格权的价值与体系研究.[M].郑永宽;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9]  
民法典人格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王利明 ; 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10]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德)伊曼努尔·康德著;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