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
张乐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学院
张乐庆
潘雪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南农学院
潘雪萍
机构
:
[1]
华南农学院
来源
:
广东农业科学
|
1980年
/ 04期
关键词
:
抗赤霉病;
翻山;
福清;
农学院;
小穗;
小花;
麦粒;
小麦;
麦类作物;
抗病性鉴定;
抗病品系;
D O I
:
10.16768/j.issn.1004-874x.1980.04.006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小麦赤霉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主要麦产区以及粤、桂、闽、贵等省。近年来病区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福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某些地区病穗率达40—80%,减产3—4成,严重的甚至失收。为了发展小麦生产,加强小麦抗病育种工作,尽快选育一批既丰产、又抗赤霉病的新品种是当前南方麦区小麦育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 引起小麦赤霉病主要是禾谷类镰刀菌,有性阶段是玉米赤霉菌。这种病菌是兼性寄生菌,有较强的腐生性和致病性,专化性不强且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