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危机中的区域国际法缺位问题——基于国际法供给侧的思考

被引:2
作者
钱芳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
关键词
世界秩序; 区域国际法; 供给侧; 法治架构; 亚洲区域一体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 [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国际法的发展具有互动性,区域国际法有利于解决国际法供给侧中"沉默的大多数"和"公约数"偏差等问题,促进多边国际法的形成。国际法的有效供给将产生对需求的回应和引导。欧洲建立了紧密的区域一体化法律机制,相比之下,亚洲区域国际法进程迟缓。中国在促进亚洲区域国际法建设方面应承担起主导作用,积极推进多边主义进程,抑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推动世界秩序迈向更加公正合理的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COLLECTIVE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TATE [J].
WENDT, A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94, 88 (02) :384-397
[2]  
国际法与国际秩序.[M].张乃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3]  
世界秩序.[M].基辛格.中信出版社.2015,
[4]  
国际法哲学导论.[M].何志鹏;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  
国家主权与WTO.[M].(美) 杰克逊 (Jackson;J.H.)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  
国际法.[M].(美) 亨金;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9]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10]  
法律的原则.[M].(美)迈克尔·D.贝勒斯(MichaelD.Bayles)著;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