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的特点与治理
被引:78
作者:
梁音
[1
]
宁堆虎
[2
]
潘贤章
[1
]
李德成
[1
]
张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来源:
关键词:
崩岗;
侵蚀特点;
危害;
治理现状;
南方红壤区;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9.01.009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的分布、成因、危害以及治理现状进行了介绍。南方红壤区6省共有崩岗20.13万个,崩岗沟壑区面积为11.14万hm2,在过去的70~120年时间里,因崩岗侵蚀共产生92.9亿t泥沙,年均产沙量约6 723.9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90万t/(km2.a)。崩岗治理积累的"上截、中削、下堵、内外绿化"的经验,可以根据崩岗发育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地采用。建议国家把红壤区崩岗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启动崩岗治理专项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各地根据自身情况边治理边研究,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治理途径;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实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以增强全民的水土保持国策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