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河口底栖动物种类数、生物量及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毛婕昕 [1 ,2 ]
闫启仑 [2 ]
王立俊 [2 ]
机构
[1]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河口; 底栖动物; 种类数; 生物量; 种群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4~2008年每年5月和8月对黄河口、长江口及珠江口生态监控区底栖动物的监测结果,对以上三大河口底栖动物的种类数、生物量以及种群密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将数据与同地区、同季节的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黄河口、长江口、珠江口底栖动物种类数均随时间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黄河口春、夏两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呈下降趋势;长江口春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夏季下降趋势十分明显;珠江口春、夏两季底栖动物生物量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上升趋势。黄河口春、夏两季底栖动物种群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口春季底栖动物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夏季较稳定;珠江口春、夏两季底栖动物种群密度呈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江口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J].
孙亚伟 ;
曹恋 ;
秦玉涛 ;
王金辉 ;
程祥圣 .
海洋通报, 2007, (02) :66-70
[2]   长江口附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李宝泉 ;
李新正 ;
王洪法 ;
王永强 ;
王金宝 ;
张宝琳 .
动物学报, 2007, (01) :76-82
[3]   长江口基础生物资源现状及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J].
王金辉 ;
徐韧 ;
秦玉涛 ;
孙亚伟 ;
刘材材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821-828
[4]   河口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J].
叶属峰 ;
纪焕红 ;
曹恋 ;
黄秀清 .
海洋通报, 2004, (04) :32-37
[5]   珠江口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J].
黄洪辉 ;
林燕棠 ;
李纯厚 ;
林钦 ;
蔡文贵 ;
高东阳 ;
贾晓平 .
生态学报, 2002, (04) :603-607
[6]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 [J].
高六礼 ;
田家怡 .
海洋环境科学, 1999, (01) :39-44
[7]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底栖动物生态特点 [J].
戴国梁 .
水产学报, 1991, (02) :104-116
[8]   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一)生物量 [J].
张志南 ;
图立红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0, (01) :37-45
[9]  
南海渔业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的污染效应研究[M]. 海洋出版社 , 贾晓平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