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石惠恩
李春喜
茹德平
姬生栋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蛋白质含量; 千粒蛋白质量; 千粒重; 数理统计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小麦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不同时期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蛋白质量及千粒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为:小麦籽粒灌浆成熟过程中千粒重、千粒蛋白质量的增加基本上是前慢、中间快、后慢、而籽粒蛋白质含量则是在籽粒形成之初期表现较高的数值(22.60—27.26%),之后逐渐下降,至开花后21天左右降至最小值(11.42-13.21%),其后又缓慢上升,成熟时达到13.44-15.71%.弱冬性的豫麦2号,春性的徐州21两个品种,粒籽蛋白质含量,千粒蛋白质量和千粒重的动态变化表现较为一致的趋势.但在具体数值和变化速度上,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小麦灌浆期干重累积数学模型的研究 [J].
杨永光 ;
张维城 ;
胡瑞法 ;
苏珮 .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88, (02) :1-8
[2]   我省冬小麦籽粒增重数学模型研究的探讨 [J].
赵炳宜 ;
朱保本 .
河南农业科学, 1986, (05) :4-7
[3]   小麦灌浆速度及营养生长对粒重的影响 [J].
张本渝 .
安徽农业科学, 1984, (01) :15-19
[4]  
概率统计计算[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概率统计组 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