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心肌梗塞再灌注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的动态变化和其单克隆抗体的保护效应
被引:16
作者:
丁文惠
吴付轩
李大元
张钧华
王建中
唐朝枢
朱国英
汪丽蕙
机构:
[1]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
来源: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单克隆抗体;
心肌梗塞;
再灌注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和其单克隆抗体的保护作用。方法(1)用ELISA方法和FACSORT流式细胞仪测定28例经链激酶(S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入院即刻,再灌注1、4.5、10.20小时血浆IL-6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蛋白表达。(2)在兔的缺血再灌注模型上检测IL-6和CD11b,以及缺血心肌组织白细胞聚积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1)28例AMI患者中,13例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A组),15例未通(B组)。两组溶栓治疗前IL-6和CD11b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组在血管再通后1小时、4.5小时显著高于B组。(2)在兔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血浆IL-6和CD11b的表达和AMI患者相似。在缺血心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和MPO的活性明显升高。IL-6释放与CD11b表达及MPO活性相关(r=0.924,0.622,P<0.01)。缺血1.5小时后再灌注4小时比单纯心肌缺血1.5小时梗塞面积扩大[(43.8±3.9)%vs(38.7±3.5)%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