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

被引:1
作者
成军
机构
[1]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病研究所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发病机制; 病毒传染性肝炎; 病毒病; 肝炎病毒感染; 肝细胞癌;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 HBV; 核心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 [病毒性肝炎];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正>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占总人口约9.09%,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占总人口约3.2%,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健康。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新型核苷类似物的研发;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普通干扰素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针对NS3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和针对NS5B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的抑制剂的研制,但是,这些领域都是国外研究主导的,我们还有相当的差距。如果我们不加强肝炎病毒和病毒性肝炎的基础研究,这种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945 / 194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加强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 [J].
成军 .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4, (01) :1-2
[2]   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相关基因克隆化的研究策略 [J].
成军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 (09) :757-760
[3]  
新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策略[J]. 成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3(04)
[4]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成军.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