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生物学特性的多态性

被引:3
作者
黄晓芸
蓝江林
苏明星
史怀
林抗美
朱育菁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水葫芦; 生物学特性; 多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目的】研究水葫芦生物学特性的多态性,以期为研究生态学特性和合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鱼塘、污水沟、池塘和清水饲养的水葫芦植株,分别观察根、茎、叶的形态、大小,记录数据并拍照。【结果】水葫芦在有根系和不带有根系的情况下都能萌发新根。水葫芦叶片形态具有多态性,多态性的表现程度应与养殖的水质相关。水葫芦的叶片生长具有多态性,有独立成叶的或是带有包叶等,并且其中部分叶片在生长过程能形成新的根状茎,长出上长下短的新根,从而发育成新株。【结论】水葫芦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其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水葫芦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J].
刘念江 ;
吴莉宇 .
热带农业科学, 2006, (05) :66-70
[2]  
不同的植物叶片对水葫芦链格孢Ae09菌株生长的影响[J]. 葛慈斌,刘波,朱育菁,蓝江林.武夷科学. 2006(00)
[3]   关于开展水葫芦整治工作的思考 [J].
郑有念 .
引进与咨询, 2006, (05) :37-37
[4]   水葫芦的危害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J].
郑再就 .
水利科技, 2006, (01) :51-52
[5]  
水葫芦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 陈若霞,王扬军,古斌权,姚红燕,周金波.宁波农业科技. 2005(04)
[6]  
水葫芦生物防治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 陈若霞,王扬军,古斌权,姚红燕,周金波.宁波农业科技. 2005 (04)
[7]   水葫芦的发生特点、防治及其利用 [J].
谢桂英 ;
郭金春 .
农药, 2005, (10) :445-448
[8]   水葫芦防治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J].
洪春来 ;
魏幼璋 ;
贾彦博 ;
杨肖娥 ;
翁焕新 .
科技通报, 2005, (04) :491-496
[9]   水葫芦过度繁殖造成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J].
吉红香 ;
黄本胜 ;
李东风 .
广东水利水电, 2005,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