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资料的储层流体识别

被引:21
作者
李景叶 [1 ]
陈小宏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大学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储层流体; 识别因子; 敏感度; 地震属性; 孔隙度; 岩石物理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岩石物理模型,分析了油藏流体地震属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新的油藏流体识别因子。基于Gassmann方程和其他有效的岩石物理理论,详细阐述了利用纵波、横波速度(或阻抗)计算新流体识别因子的方法。利用流体识别因子敏感度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新流体识别因子的敏感度与传统流体识别因子的差异,并定量分析了储层孔隙度变化对流体识别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传统的流体识别因子敏感度不同,但都受储层孔隙度变化的影响;而新流体识别因子较传统流体识别因子敏感度更高,且不受储层孔隙度变化的影响。因此,新的流体识别因子对有效降低油藏流体识别的多解性及提高油藏钻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储层速度和密度与孔隙度、泥质含量以及含水饱和度的关系 [J].
云美厚 ;
高君 ;
贺玉山 ;
张国富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 (02) :104-107
[2]   弹性波阻抗在时移地震中的应用分析 [J].
刘国萍 ;
陈小宏 ;
李景叶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2) :559-563
[3]   弹性阻抗在岩性与流体预测中的潜力分析 [J].
甘利灯 ;
赵邦六 ;
杜文辉 ;
李凌高 .
石油物探, 2005, (05) :504-508+18
[4]   基于地震资料的高灵敏度流体识别因子 [J].
宁忠华 ;
贺振华 ;
黄德济 .
石油物探, 2006, (03) :239-241+15
[5]   利用地震资料估算孔隙度和饱和度的一种新方法 [J].
刘洋 .
石油学报, 2005, (02) :61-64
[6]   时移地震AVO反演在油藏定量解释中的应用 [J].
李景叶 ;
陈小宏 ;
金龙 .
石油学报, 2005, (03) :68-73
[7]   利用地震资料定量反演孔隙度和饱和度的新方法 [J].
金龙 ;
陈小宏 ;
姜香云 .
石油学报, 2006, (04) :63-66
[8]   复杂碳酸盐岩储层含油气饱和度计算方法探索 [J].
赵良孝 ;
张树东 ;
胡玲 .
天然气工业, 2005, (09) :42-44+153
[9]   多波多分量直接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J].
彭才 ;
朱仕军 ;
黄东山 ;
谢芳 ;
夏陵 ;
何建秋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6, (03) :44-47+8
[10]  
Critical porosity.A key to re- lating physical properties to porosity in rocks[J. Nur A,Marko G,Dvorkin J,et al. The Leading EDGE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