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应激状态下针刺对大鼠DMV放电、胃电和胃粘膜损伤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王景杰
黄裕新
郭庆东
秦明
高巍
王庆莉
机构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陕西西安
[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陕西西安
[3]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
关键词
电针; 防治作用; 应激,心理性; 胃粘膜/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3 [胃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对心理性应激状态下大鼠胃动力障碍及胃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 .方法 雄性 SD大鼠 96只随机分成 3组 . A:正常对照组 ;B:心理性应激组 ;C:心理性应激+针刺组 .采用高压恒流脉冲刺激器制备心理性应激模型 .电针刺激大鼠双侧足三里 ,细胞外引导测定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DMV)自发放电 ,浆膜法测定胃电数据及用 Chen等法测定胃粘膜损伤指数 .结果  A组大鼠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较少 ,胃电活动较为规律 ,胃粘膜组织正常 . B组迷走神经背运动核自发放电不规律 ,以放电频率增加占优势 ,胃电活动出现紊乱 ,但与心理性应激的时间和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胃粘膜可以出现损害、甚至产生溃疡 .且随着受到心理性应激反应程度的不断增强 ,胃粘膜损害的程度不断加大 ,其损伤指数逐渐增加 .但总体上来看仍 B组与 C组相比 ,在心理性应激的 2 ,4,6和 8d二者胃电的频率、波幅都有明显的差异 (P<0 .0 5 ) .相同情况下 ,C组与 B组的胃电差异显著 (P<0 .0 5 ) ;然而 ,C组与 A组相比 ,在心理性应激反应的 2 ,4,6和 8d其胃电的频率和波幅无差异 (P>0 .0 5 ) .而在心理性应激反应后给予电针刺激的条件下 ,胃粘膜损伤明显减轻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 ,这种效果更加明显 .C组与 B组相比 ,二者的损伤指数有明显差异 (P<0 .0
引用
收藏
页码:806 / 8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e effect of cortisons unde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in plasma of rats .2 Yan J,Wang Ca,Ye AL. Acad J Physiol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