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的科学内涵及逻辑向度

被引:2
作者
张国启
机构
[1]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逻辑自洽; 解释系统; 科学性; 世界观;
D O I
10.13660/j.cnki.42-1112/c.010678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就是要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自洽,它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性把握,还应当深化为对其规律性的揭示和对人类意义世界的价值引导,为我们科学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应对人类生命过程的生存困境提供一个"解释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洽性建设的逻辑目标,包括为社会主义的世界稳定性和世界观的内在一致性提供价值支撑,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引导人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其建设理路必须坚持历史逻辑、内容逻辑与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德)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著;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3]  
列宁选集.[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65,
[4]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洽性 [J].
陈殿林 .
长江论坛, 2007, (03) :9-12
[5]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现实性问题 [J].
黄力之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5)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