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北部沉积物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垂向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2
作者
陆敏
张卫国
师育新
俞立中
郑祥民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上海,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关键词
金属; 营养元素; 210Pb; 粒度;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太湖北部2个柱状沉积物进行了210Pb、粒度、金属元素、有机碳、总氮、总磷及磷的形态分析,探讨了其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粒度分析表明,沉积物呈现随深度变浅而变细的总体趋势. 210Pb分析显示该区域表层沉积物扰动较为强烈,并存在侵蚀现象. Cu、Zn、Ni、Li、V、Fe、Al垂向上的变化主要与粘土含量呈正相关,其含量表明金属污染不显著. 沉积物C/N比值显示有机质主要为陆源性质,磷以无机磷占绝对组分,有机磷含量向表层明显升高,反映了表层沉积物有机磷的输入较多或更好的保存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太湖北部底泥中氮、磷的空间变化和环境意义 [J].
袁旭音 ;
陈骏 ;
陶于祥 ;
季峻峰 ;
许乃政 .
地球化学, 2002, (04) :321-328
[2]   无锡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 [J].
许刚 ;
朱振国 ;
黄建光 ;
于春 .
湖泊科学, 2002, (02) :166-172
[3]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测定及环境意义 [J].
张于平 ;
瞿文川 .
岩矿测试, 2001, (01) :34-36
[4]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J].
范成新 ;
杨龙元 ;
张路 .
湖泊科学, 2000, (04) :359-366
[5]   11000年以来太湖的形成与演变 [J].
刘金陵 .
古生物学报, 1996, (02) :129-135
[6]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 农业出版社 , 劳家柽主编, 1988
[7]  
210 Pb dating by low background gamma counting[J] . P. G. Appleby,P. J. Nolan,D. W. Gifford,M. J. Godfrey,F. Oldfield,N. J. Anderson,R. W. Battarbee.Hydrobiologia . 1986 (1)
[8]  
中国湖泊志 .2 王苏民,窦鸿身. 科学出版社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