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33
作者
肖汝 [1 ]
汪群慧 [1 ]
杜晓明 [2 ]
张跃进 [3 ]
贺晓珍 [1 ]
李发生 [2 ]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污染与控制研究室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污灌区; 土壤; 多环芳烃; 垂直分布;
D O I
10.13198/j.res.2006.06.51.xiaor.010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研究了有污水灌溉历史的沈抚灌区、浑浦灌区和清原对照点3个土壤剖面多环芳烃(PAHs)含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PAHs中,沈抚灌区土壤剖面中检测出10种,浑浦灌区检出12种,清原检出8种.PAHs总含量峰值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最高值均未出现在0~2 cm土层,而是分布在2~5和5~10 cm土层.各剖面单组分分布以4~5环PAHs为主,主要污染物是荧蒽、苯并[a]蒽和苯并[k]荧蒽,低环PAHs含量峰值多集中在0~2 cm土层,中、高环PAHs大部分分布在5~10 cm土层.从单组分比值和母体多环芳烃比值可以看出,3个剖面的PAHs污染源来自于汽油、原油、煤的不完全燃烧,或通过污水灌溉,或以烟尘颗粒为载体通过大气干、湿沉降和风力输送进入到土壤环境中.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天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对PAHs纵向分布的影响 [J].
陈静 ;
王学军 ;
陶澍 .
环境科学研究, 2005, (04) :79-83
[2]   天津地区表层土中芳香烃污染物化学组成及分布特征 [J].
张枝焕 ;
陶澍 ;
沈伟然 ;
彭正琼 ;
崔艳红 ;
叶必雄 ;
苑金鹏 .
环境科学研究, 2003, (06) :29-34
[3]   污灌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积累与动态变化研究 [J].
宋玉芳 ;
常士俊 ;
李利 ;
马学军 ;
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1) :93-98
[4]  
Observations on long-term air-soil exchange of organic contaminants[J] . Kevin C. Jone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