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分化、代际差异与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

被引:42
作者
刘炎周 [1 ]
王芳 [2 ]
郭艳 [1 ]
宋得浪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农村房屋; 财产权; 抵押贷款; 代际差异; 农民分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乡房屋产权权能差异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制约农村金融发展创新、限制农民财产性收益的重要瓶颈。本文以农房抵押贷款为研究载体,尝试从一个微观视角切入,考虑城镇化和农业人口老龄化两大社会问题,在新古典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框架下,结合代际理论,阐明了代际差异、农民分化及其代际调节效应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作用机制。在以上基础上的实证分析表明:其一,新生代农民的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比平均接受度水平高约45.7%,且十分显著,彰显着代际差异对农民农房抵押贷款态度的重要影响。其二,控制内生偏误后,农民分化的影响减弱,农民非农职业转化每增加一个单位,其农房抵押贷款接受度约增加0.140个单位。其三,尽管农民分化的作用并不大,却通过代际差异的调节效应引导新生代农民积极的农房抵押贷款态度,其边际效果达到0.274,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实践层面上,本文尝试为农房抵押贷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种不增加政策推行边际成本的从分化端着手的"间接"调整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现状与政策启示 [J].
卢海阳 ;
梁海兵 ;
钱文荣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7) :26-36+110
[2]   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政策绩效与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
孙淑萍 ;
王直民 .
农村金融研究, 2014, (09) :72-76
[3]   农村房屋抵押权实现的法律障碍之克服——“房地一致”原则的排除适用 [J].
彭诚信 ;
陈吉栋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54 (04) :38-47+172
[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生态价值——基于新生代农民与上一代农民支付意愿的比较分析 [J].
何可 ;
张俊飚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5) :62-73+85
[5]   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在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J].
李磊 ;
贾磊 ;
赵晓雪 ;
付桂珍 ;
黄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4) :456-460
[6]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与利率:基于Tobit Ⅲ模型的经验考察 [J].
刘西川 ;
陈立辉 ;
杨奇明 .
管理世界, 2014, (03) :75-91
[7]   农户房产抵押贷款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超 ;
郭沛 ;
郗希 .
农村金融研究, 2014, (02) :63-69
[8]   初衷达成度、公平感知度对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基于长江三角洲16城市的调研数据 [J].
钱文荣 ;
李宝值 .
管理世界, 2013, (09) :8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