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荒漠化雏议

被引:11
作者
田亚平
彭补拙
谢庭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荒漠化; 土地退化; 土地分类; 红色荒漠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根据国际上对于荒漠化概念的新说明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资助的《中国荒漠化 (土地退化 )防治研究》课题报告中确定的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概念的内涵包括 :1)以土地退化为本质 ;2 )与人类活动相关联 ;3)以荒漠化景观为标志 ;4 )以脆弱生态环境为背景。因此我国的荒漠化类型除了风蚀作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外 ,还有水蚀作用形成的土质荒漠化和石质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除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以外 ,也包括南方湿润地区的红壤丘陵区和石质山区。其中属于水蚀荒漠化和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就是指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背景下 ,以流水侵蚀为主导作用而形成、以地表出现劣地为标志的严重土地退化。鉴于我国南方红色荒漠化现象在我国现实存在中的客观性、在全球变化中的特殊性以及在理论概念上的模糊性 ,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一种荒漠化土地分类的新尝试 [J].
田亚平 ;
彭补拙 ;
谢庭生 .
第四纪研究, 2001, (03) :279-279
[2]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J].
钟祥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76-383
[3]   对荒漠化几个理论问题的初步探讨 [J].
张宏 ;
慈龙骏 ;
孙保平 .
地理科学, 1999, (05) :446-450
[4]   中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卢金发 .
地理研究, 1998, (04) :10-15
[5]   我国西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防治对策 [J].
刘淑珍 ;
柴宗新 ;
张建平 ;
范建容 .
山地研究, 1998, (03) :176-181
[6]   荒漠化概念及其实践意义雏议 [J].
周劲松,濮励杰 .
中国沙漠, 1996, (02) :191-195
[7]   我国南方山区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J].
何毓蓉 .
山地研究, 1996, (02) :110-116
[8]   土地荒漠化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朱震达 .
地理研究, 1994, (01) :104-113
[9]  
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中国荒漠化(土地退化)防治研究》课题组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