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从叶片光合作用分析绿豆和谷子对科尔沁沙地光照条件的适应能力
被引:6
作者:
杨甲定
赵哈林
张铜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甘肃兰州,甘肃兰州
来源:
关键词:
光合作用;
科尔沁沙地;
绿豆;
谷子;
适应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科尔沁沙地大田种植的绿豆和谷子两种作物 ,叶片净光合速率 (Pn)日变化曲线虽然均为单峰曲线 ,但Pn 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 ,且 8:0 0后 ,谷子的Pn 总是大于绿豆的。分析认为 ,谷子对强光的适应性比绿豆高。非气孔因素造成6 :0 0~ 10 :0 0绿豆Pn 的降低 ,而 10 :0 0~ 12 :0 0谷子Pn 的降低主要是由气孔导度下降引起的。与净光合测定同步的叶绿素荧光检测表明 ,谷子中非光化学猝灭的量子效率明显高于绿豆中 ,说明谷子叶片能耗散更多的多余能量。同时 ,光系统Ⅱ的最初电子受体QA 的库容 (poolsize)在绿豆中基本保持恒定 ,而在谷子中有明显的中午下降 ,说明谷子叶片对流经光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具有较大的调控能力 ,以适应外界的强烈光照。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