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用现今小地震研究历史强震的震源断层——以1830年河北磁县7(1/2)级地震为例
被引:29
作者
:
刁桂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刁桂苓
张四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张四昌
赵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赵军
王兆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王兆军
王俊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地震局
王俊国
机构
:
[1]
河北省地震局
[2]
南开大学
[3]
天津市地震局
来源
:
地震地质
|
1999年
/ 02期
关键词
:
历史地震,震源机制,震源断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是一个活动水平高、持续时间长的强震序列。近年来邯郸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沿磁县地震极震区方向发生的大量小地震。根据对这些小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的三维空间分布的分析,认为磁县地震的震源断层是NWW向近于直立的左旋走滑断层,它和磁县地震的等震线、地表破裂带特征相符合。这个例子说明在地震学和地震地质学相结合的基础上,有可能由历史大地震区内现今小地震的群体特征,推测历史大地震的震源断层空间取向及其运动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