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绿岩与大陆缝合线

被引:20
作者
赵宗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蛇绿岩带; 洋脊; 枕状熔岩; 席状岩墙; 稀土元素; 洋壳; 海脊; ⅢB族元素; 大洋型地壳; 蛇绿岩套; 基性岩; 玄武岩; 沉积构造; 缝合线; 地貌; 大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 从六十年代以来,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板块构造学说,引起广泛的地质工作者的重视。因为它能圆满地解释地球的主要面貌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板块构造的概念是近二十年来从各海洋区搜集的大量地球物理资料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在阐明洋壳(约200兆年)的构造比陆壳获得较大的成功。由于板块构造提供了一个全球动力学体系的框架,使人们对中生代以来的大陆演化的许多作用有所了解。对板块学说有兴趣的地质工作者,想根据均变论的原则,去解释古大陆的形成、演化的历史。他们认为类似现代板块边界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7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西藏白朗地区蛇绿岩火山岩中单斜辉石的化学特征 [J].
李达周 ;
王风阁 ;
张旗 ;
周云生 .
地质科学, 1984, (02) :149-156
[2]   中国大地构造的几个问题 [J].
黄汲清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3, (03) :165-169
[3]   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 [J].
朱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3, (01) :1-33
[4]   CLINOPYROXENE COMPOSITION IN MAFIC LAVAS FROM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J].
NISBET, EG ;
PEARCE, JA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77, 63 (02) :14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