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影响因素——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王法硕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网络政治参与; 公民参与; 电子民主; 政民互动; 上海;
D O I
10.16582/j.cnki.dzzw.2014.02.002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G64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可以划分为官方途径与大众途径。基于上海市十所高校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上的政治参与积极性明显高于官方途径。"担心意见被屏蔽或审查"是阻碍大学生在大众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而"担心意见无法传递给政府"是阻碍大学生在官方网络参与途径中政治参与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受到性别、学历层次、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客观因素和网络政治参与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责任意识、网络政治参与兴趣及网络政治参与意愿等主观因素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J].
陆士桢 ;
郑玲 ;
王丽英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7) :29-33+14
[2]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现实与网络两种方式的比较 [J].
张海波 ;
王明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1, (09) :75-82
[3]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实证研究 [J].
齐杏发 .
理论与改革, 2011, (01) :153-155
[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调查与规范机制构建——以广东省八所高校为例的实证研究 [J].
邹静琴 ;
王静 ;
苏粤 .
政治学研究, 2010, (04) :65-74
[5]   当代青年政治参与新特征之辩证观 [J].
王玲 ;
邓希泉 .
当代青年研究, 2010, (07) :39-43
[6]  
社会契约论[M].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J.J.Rousseau)著, 2003
[7]  
民主的模式[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英)戴维·赫尔德(DavidHeld)著, 1998
[8]  
现代政治分析[M]. 上海译文出版社[美]达尔(Dahl, 1987
[9]  
潘恩选集[M]. 商务印书馆 , (英) 潘恩, 1981
[10]  
The internet, youth participation polic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political identities in Australia[J] . Philippa Collin.Journal of Youth Studies . 200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