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

被引:21
作者
郝华勇
机构
[1]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 协调; 中部;
D O I
10.16480/j.cnki.cn43-1326/c.2012.01.008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2 ; 1204 ;
摘要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立足发展基础与新的发展阶段、顺应外部环境变化趋势,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道路。两条道路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构建涵盖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内涵的综合评价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综合评价区域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并以中部六省为例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中湖南属于优质协调,安徽为良好协调,湖北为中等协调,山西、河南、江西为勉强协调。只有依据各自不协调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促进各省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6+64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促进湖南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J].
罗波阳 ;
罗黎平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55) :50-56
[2]   中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 [J].
完世伟 .
中州学刊, 2008, (05) :47-49
[3]   资源型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与整合——以山西省为例 [J].
景普秋 ;
张复明 .
人文地理, 2005, (06) :38-41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分析 [J].
刘耀彬 ;
王启仿 .
经济地理, 2004, (05) :600-603
[5]   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 [J].
叶裕民 ;
黄壬侠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06) :1-10
[6]   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 [J].
张晓东 ;
朱德海 .
资源科学, 2003, (02) :1-6
[7]   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的若干思考 [J].
陈圣飞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56) :14-18
[8]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
[9]   环境—经济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J].
吴跃明 ;
郎东锋 ;
张子珩 ;
张翼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6, (02)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