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作物产量增益的地理分异

被引:38
作者
沈善敏
殷秀岩
宇万太
张璐
陈欣
刘鸿翔
王德禄
王凯荣
周卫军
谢小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产量增益地理分异;
D O I
10.13287/j.1001-9332.1998.0082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4个地点中长期田间试验联网比较获得以下结果,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产量增益受气候的热量因素、化肥施用和养分循环再利用持续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影响.在不施化肥情况下,保持0.8循环率养分循环再利用的平均粮食增产量自北向南分别是:温带黑龙江海伦253kg·hm-2(10年平均)、暖温带辽宁沈阳1122kg·hm-2(6年)和喀左1332kg·hm-2(8年)、亚热带湖南桃源2884kg·hm-2(7年);在施用NP化肥基础上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则分别为海伦225、沈阳694、喀左786、桃源1321kg·hm-2.循环回田的农家肥养分对作物增产有着明显的残效叠加作用,在施用NPK化肥基础上保持养分循环再利用的作物增产率在试验期间的前3年平均为5%,后3年平均可上升至14%.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