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离子对Q235钢潮湿时间的多因素关联性分析

被引:2
作者
唐子龙 [1 ,2 ]
李超 [1 ]
曲文超 [1 ]
宋鑫 [1 ]
机构
[1] 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天津大学天津市材料复合与功能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腐蚀; 薄液膜; 潮湿时间; 数据挖掘; 模式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G142.15 [];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研究了Q235钢在1 mmol/L NaCl,10 mmol/L NaSO4和NaCO3薄液膜下潮湿时间随温度、相对湿度和浸润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数据挖掘中标准化技术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预处理,提高了分析精度。通过线性模型中各自变量的权重系数研究环境控制因素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规律和贡献份数,分析污染离子和腐蚀产物对潮湿时间的作用方式。结果表明:数据标准化技术可有效提高分析精度。Cl-、SO42-和CO32-三种污染离子对于材料表面潮湿时间有不同的影响模式。温度和湿度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较大,浸润时间对潮湿时间的影响较小。浸润时间和湿度跟潮湿时间呈正相关,而温度跟潮湿时间呈负相关。在24℃和相对湿度为70%~80%左右(转化点)温度和相对湿度指数有显著变化。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潮湿时间的影响有明显负协同作用,强弱和模式依赖于污染离子种类和理化性质,与腐蚀产物也有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26 / 430+436 +4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纯水薄液膜下Q235钢潮湿时间的影响因素和腐蚀速度的磁阻研究 [J].
唐子龙 ;
宋鑫 ;
张义萍 .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09, (03) :161-166
[2]   江津润湿时间的温度分布研究 [J].
唐其环 .
环境技术, 2003, (04) :7-9
[3]  
Holistic model for atmospheric corrosion Part 1 -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production, transportation and deposition of marine salts[J] . Cole,Paterson,Ganther.Corrosio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003 (2)
[4]   Outdoor and indoor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J].
Mendoza, AR ;
Corvo, F .
CORROSION SCIENCE, 2000, 42 (07) :1123-1147
[5]   Classification of atmospheric corrosivity in humid tropical climates [J].
Veleva, L ;
Maldonado, L .
BRITISH CORROSION JOURNAL, 1998, 33 (01) :53-57
[6]  
The effect of SO2, NO2, NO and O3 on corrosion of unalloyed carbon seel and weathering steel-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osure. Oesch S. Corrosion Science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