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附视频

被引:55
作者
宋林生
相建海
李晨曦
周岭华
刘保忠
刘瑞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 不详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日本对虾; RAPD; 群体遗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2 [甲壳类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1997年4月在福建和山东青岛分别采集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样品,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其遗传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用20个随机引物在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中分别扩增出157和15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数分别为85和58条,多态性片段的比例分别为54.14%和37.91%,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2517和0.1343。野生种群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和条合度明显高于养殖群体,说明中国的日本对虾野生种质资源状况较好,应加以合理保护。与野生种群相比,养殖群体的杂合度有所下降,提示在日本对虾的育苗育种过程中应引进标记辅助选择等技术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The theory of genetic distance and evolution of human races[J] . Masatoshi Nei.The 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19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