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不同穗型超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选择思路

被引:46
作者
王志芬
吴科
宋良增
王守瑰
范仲学
张凤云
朱连先
张福锁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山东济南
[2] 泰安市农科所!山东泰安
[3] 淮北农场!山东潍坊
[4] 蒙阴县农科所!山东蒙阴
[5]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北京
关键词
超高产小麦; 大穗型; 多穗型; 选择;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01.04.00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我省现有小麦超高产材料进行分析表明 ,小麦由高产 (666 7m2 产量 50 0kg左右 )到超高产(666 7m2 产量大于 60 0kg)主要是因穗数的增加。在超高产大穗型品种中 ,对产量起首位作用的是穗数 ,而多穗型品种起首位作用的则是穗粒数。在超高产材料的选育中 ,大穗型材料应该重视多穗性的选择 ,而多穗型材料则应该注重大穗性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冬小麦不同品种类型生长动态分析
    卫云宗
    张定一
    刘新月
    乔蕊清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4) : 59 - 62
  • [2] 冬小麦莱州137特征特性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曲成文
    孙美芝
    綦长海
    桑寿亭
    杨秀云
    战丙志
    [J]. 山东农业科学, 2000, (01) : 21 - 22
  • [3] 大穗型小麦产量600kg/666.7m2最佳氮磷钾配比与施肥量研究
    杨洪宾
    黄九柏
    徐成忠
    张建立
    李艳霞
    [J]. 山东农业科学, 1999, (03) : 14 - 17
  • [4] 两个不同穗型的冬小麦品种根系吸收活力空间分布变化的差异
    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王同燕
    不详
    [J]. 华北农学报 , 1997, (04) : 58 - 62
  • [5] 不同穗型的两个冬小麦品种根系活力、光合特性及物质分配变化的比较研究
    王志芬
    陈学留
    余美炎
    王同燕
    王奎波
    刘益同
    任凤山
    徐兵
    [J]. 作物学报, 1997, (05) : 607 - 614
  • [6] 1997年山东小麦亩产超650kg地块高产因素分析
    王法宏
    王旭清
    赵君实
    [J]. 山东农业科学, 1997, (05) : 11 - 13
  • [7] 大穗型、中间型、多穗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潜力和稳产性能的研究
    陈化榜
    曾北燕
    李晴祺
    [J]. 华北农学报, 1991, (04) : 22 - 29
  • [8] 高产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于振文
    张学华
    [J]. 山东农业科学, 1982, (03) : 16 - 21
  • [9] 关于冬小麦高产栽培的几个问题
    陆懋曾
    赵君实
    毛冠伦
    张漱茗
    [J]. 山东农业科学, 1980, (01) : 1 - 5
  • [10] 小麦高产突破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李丕珩
    [J]. 山东农业科学, 1979, (02) : 40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