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中医发病学和证候学规律新探——附17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26
作者
秦国政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关键词
发病学; 新探; 现代人类; 疾病学; 中医; 中国医药学; 证候学; 流行病学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阳痿的发病原因,古人强调房劳伤肾,因之而产生了以补肾为主的治疗方法,现代中医也多从此说。阳痿的常见证候类型古今医家众说不一,有主张阳虚多者,有认为阴虚多者,流派纷争,世无定论。为了研究当代社会条件下阳痿的发病学规律和证候学规律,作者等人于1997年6月至1998年2月在北京、南京、成都、石家庄、珠海、唐山等地通过男性专科医师对到男科门诊或性功能障碍专科门诊求治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男性性功能症状计分测量表 [J].
马晓年,薛兆英,王向群,韩会元,岩正,邹戈 .
实用男科杂志, 1996, (03) :166-170
[2]   吸烟与阳萎关系的回顾性调查 [J].
贺占举,薛兆英,魏增河,穆宏涛 .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6, (04) :236-237
[3]   韩善徵的《阳痿论》(未刻本) [J].
徐福松 .
江苏中医杂志, 1987, (01) :40-42
[4]   论阳痿从肝治 [J].
王琦 ;
洪德华 .
天津中医, 1985, (05) :15-16
[5]  
中医内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永炎主编, 1997
[6]  
王琦男科学[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琦主编, 1997
[7]  
临床男科学[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郭应禄, 1996
[8]  
中医体质学[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王琦 主编, 1995
[9]  
现代性医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 , 薛兆英等主编, 1995
[10]  
实用男性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青平等著, 1988